一说起杨贵妃,那是众所周知,四大美人之一,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文人骚客为她舞文弄墨!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诗道尽了杨贵妃的一生!那杨贵妃究竟有多美呢?竟然让唐玄宗李隆基不顾家常伦理,想尽办法抢到这个儿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贵妃背后的故事
说起杨贵妃,可能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肥跟胖,都以为唐朝是以肥为美,其实历史上的杨贵妃并不胖,她身高1.65米,体重斤,正好是现在的标准体重,加之她面容姣好,体态均匀,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更为恐怖的是杨贵妃皮肤是相当的白,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下大雪,杨贵妃在雪中玩耍,伸出手臂,那肤色跟雪一样白,都说一白遮百丑,何况杨贵妃本来就是个大美人!所以唐朝以肥为美只不过是一个说法,杨贵妃是有点肉,但还没达到肥的程度!
杨玉环,别称杨贵妃(年6月22日——年7月15日),号太真(后面还俗),唐玄宗李隆基之宠妃,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杨玉环出生于宦门世家,天生丽质,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情温婉,精通音律,十分擅长舞蹈和弹琵琶。开元十七年,10岁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玉环进宫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前往参加,而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也在场,他对杨玉环是一见钟情,回宫之后便让父亲唐玄宗同意自己册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两人十分恩爱。那杨玉环从开始是唐玄宗的儿媳,最后又如何成为贵妃的呢?这还得从武惠妃逝世说起!
开元二十五年(年),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李瑁的母亲,就是杨贵妃的婆婆,当时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她逝世之后,唐玄宗一直郁郁寡欢,虽有后宫数千,无可意者。唐玄宗本就是个风流天子,一直都有寻找天下的佳丽,武惠妃逝世后,一直没有钟意的妃子!于是便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便将杨玉环召入后宫,以便接见!就这样,杨玉环就进宫等候面见皇上了。
杨玉环进后宫久不得面上天子,又甚是思念家乡。一日在后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等花儿,又想到自己困在宫中,虚度青春,不由得感叹道:“花啊,花啊,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说完声泪俱下,伸手摸花,谁知道手刚碰到,花儿立马就收缩起来,恰巧这一幕被宫女看到,于是奔走相告,说杨玉环和花儿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就叫“羞花”。(小草:能不能别闹,我就是一棵含羞草)“羞花”这事传到唐玄宗耳中,便迫不及待要召见杨玉环,见面之后,那个乖乖不得了啊,丰乳肥臀,美艳不可方物,看的唐玄宗那是神魂颠倒。但杨玉环毕竟是自己儿媳,自己也不好明目张胆的的抢过来,这非但有违常理,也会闹得父子不和。唐明皇是个聪明人啊,他可不会那么做,于是他就动了动脑筋,想了个法子!
开元二十八年(年)十月,唐玄宗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然后又让儿子李瑁重新册立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这样杨玉环就跟自己儿子没关系了。唐明皇不愧是纵横情场的风流天子,如此“妙计”也只有他才能想出来了。杨玉环出家7年,就在大家快要遗忘她的时候,唐玄宗终于让她还俗,召她入宫,册立为妃。而此时的唐明皇已经61岁了,杨玉环却才27岁。从此之后,李隆基彻底拜倒在杨玉环的石榴裙下,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她。可谓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而杨玉环也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真的是有求必得,杨玉环喜爱吃荔枝,但是不新鲜的她又不吃,玄宗为取得美人欢心,乃专门置骑传送,让人从南方取得荔枝,马不停蹄的赶往长安,这途中不知累死多少差官,跑毙多少骏马,待得把荔枝送入长安城内,味尚不曾变,依然是新鲜可口!连杜牧诗中也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唐明皇为博取美人欢心,不惜劳民伤财。
杨玉环为安禄山“洗三”
“洗三”是古代的一个习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日,举行沐浴仪式,为婴儿祝福,意在“洗污免难、祈祥图吉”。与西方基督教的对新生儿的“洗礼”也相似吧。
安禄山何许人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之后的安史之乱起因就是他,唐朝的灭亡跟他可是大有关联,安禄山第一次入朝面上,唐玄宗就非常喜欢眼前这个耿直豪爽的胖子,也很欣赏他能征惯战的能力,就想着拉拢他,而且他是个胡人,在朝廷没有任何背景,而安禄山也很会来事,干脆拜杨贵妃为干娘,这样就成为了唐玄宗的义子。自此,安禄山出入宫中已是十分方便,本来他对杨贵妃一见钟情,久而久之也就搞出事情来了!
后三日,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簪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x27;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安禄山事迹》
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为自己40来岁的干儿子“洗三”,而且安禄山还是个大胖子,那场面想想就觉得十分喜感,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一个巴掌拍不响!
《唐史演义》有记载,女性内衣有大唐杨氏所造,禄山与贵妃鬼混年余,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恐玄宗瞧破,遂作一个“诃子”笼罩胸前。”后来,“诃子”就成了唐妇们风行的无带内衣。看到此处,我自己也是惊的一愣一愣的!你说它不可信吧,但是连书写国史的大史官司马光也对这个事有所记载,原文是这样的:
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传与外,上亦不疑也!——《资治通鉴》
看到此处我还一度怀疑这是司马先生酒后所作,为了此事我还翻遍了关于杨贵妃事迹的书籍,最终才肯定她两之间确实有猫腻!
为何杨贵妃深得唐玄宗的宠爱还要与安禄山拉扯不清呢?而且在常人看来,安禄山这副尊容实在是让人见了恶心,难道真的是因为胖胖相吸,令人神智迷失?其实都是因为杨贵妃久居宫中,除了唐玄宗,其他男子一个都见不到,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60多岁了,杨贵妃还不到30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而安禄山虽然比杨贵妃大16岁,但也才40多,正所谓男人四十一枝花嘛!何况杨贵妃整天对着唐玄宗这个糟老头子,自己心理上多少有点嫌弃,而且长期生理上得不到满足,深居后宫也看不到其他男人,此时此刻的安禄山又认她为干娘,每次进宫便以#x27;娘家人自居,因此出入后宫甚是方便,一来二往的便擦出火花,于是才有了这么一段暧昧不清的故事!而且《梧桐雨》也是写的明明白白,说安禄山后面造反,引发安史之乱,其目的“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要锦绣江山”
唐玄宗曾两次发怒,把杨贵妃撵回娘家!一次是因为杨贵妃吃醋,唐玄宗这个风流天子,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业,叫“花鸟使”,就是帮他网罗民间美女以充后宫,而杨贵妃知道玄宗背着自己搞这一套,便与玄宗大吵大闹,玄宗也是大发雷霆,妃子竟然管起皇帝的私生活,实在不像话,于是下令撵回娘家。谁知杨贵妃一走,唐玄宗心里就空落落的,睡也睡不着,于是当天晚上又派高力士接回了杨贵妃,这活生生的打脸啊!但经过这一番折腾,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了,从此更是如胶似漆。第二次就是玄宗听闻杨贵妃与安禄山有染,又再一次把杨贵妃撵回娘家,这次贵妃剪下一缕青丝托人送给唐玄宗,在古代素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说,剪下自己的头发不是要跟唐玄宗决裂就是想不开,玄宗见状大惊失色,立马又派人接回杨贵妃,至此,贵妃知道唐玄宗离不开自己,就更加得意傲娇了!
贵妃之死
公元年11月,唐玄宗的干儿子安禄山起步造反,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离开长安,逃向四川,来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杨贵妃就在此处香消玉殒了,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关于她的死也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唐玄宗赐三尺白绫,杨贵妃自缢!
第二种说法:杨贵妃来到佛堂前吞金而亡
第三种说法:杨贵妃于乱军中被杀害
第四种说法:当时死的是杨贵妃的侍女,杨贵妃其实没死,而是逃到了日本
关于杨贵妃的说法一直有很多种,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