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之歌演唱者蒋大为,坦言演唱生涯来

在中国一提起歌唱家蒋大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蒋大为演唱了电影《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崭露头角,86年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被大众所熟知。随后《骏马奔驰保边疆》《敢问路在何方》等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奠定了他在歌坛的地位。

说起蒋大为的从艺之路,其实竟有点传奇的色彩。蒋大为年出生在“九河下梢天津卫”,高中毕业后,正赶上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他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在乌兰浩特插队落户。有一年秋天,蒋大为正在地里汗流浃背地割大豆。突然队里来人找他回去,原来市里来了一个“森林警察文工团”(这个文艺组织,听起来有点怪怪的),来他们这里演出。团长听说这里有一个天津来的下乡知识青年,歌唱得很好。让蒋大为试试嗓子,结果被选中了。蒋大为后来声称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机缘巧合。”

其实蒋大为的一副好嗓子,主要是受家庭的熏陶。他的叔叔可以说是他从事文艺的领路人。他从小和父母、爷爷奶奶,还有一位瘫痪的小叔一起生活。这位小叔别看身体瘫痪,但是却满身的文艺细胞。不仅精通绘画,而且善于唱歌,在音乐方面尤其精通。经常教蒋大为唱歌,教他如何识谱,怎样发声,蒋大为受益匪浅。蒋大为经常在公共场合给大家即兴演唱几首,有一次碰巧被和平区宣传队的队长碰到,她在旁边默默地听蒋大为唱完一首歌,觉得他的嗓子有先天的优越条件,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就把他招进了宣传队,细心加以培养。这位队长真是有眼光,不仅培养出了一个后来闻名全国的男高音,还为自己觅得一位好夫君。这个队长就是蒋大为的妻子张佩君。蒋大为坦言,这是他的人生第二次“机缘巧合”。

后来,蒋大为凭借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伐木工人心向党》,闯进了“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后的道路就顺风顺水了,妻子也被调进了歌舞团,两人结婚后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再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奠定了在歌舞团无可替代的男高音主要演员的位置,随后被任命为歌舞团团长,自己的演唱生涯也从此走向了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zp/378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