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牡丹园十二花神殿彰显古典文化神韵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曹州牡丹园殿由牡丹台、景墙、廊架、雕塑等建筑小品组成,根据民间传说与典故,展示一年之中每个月份的时令花花神,彰显古典文化神韵。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下每个月份的时令花和花神是谁吧!

一月

时令花:梅花

花神:寿阳公主

南北朝时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女。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在宫中赏梅,一时困倦卧睡含章殿下,一朵梅花飘其额上,留下五瓣淡红色痕迹,使得原本娇艳的她更添几分妩媚。宫中见后皆美之,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世人便传说寿阳公主是梅花精灵转世,誉为梅花花神。

二月

时令花:兰花

花神:屈原

兰花为花中君子、“国香”。屈原是战国时楚国政治家、大诗人,他一生钟爱兰花,佩戴兰花,在《离骚》中心兰蕙自愈。他既爱国家,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投汨罗江自尽。后人感其高洁,奉为兰花花神。

三月

时令花:桃花

花神:息夫人

农历三月又称桃月,“人面桃花”常用以形容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恍若仙境,乃有世外桃源一说。息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春秋时为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从,偷偷出宫去找息侯,双双自杀殉情。此时正值三月,桃花盛开。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立祠祭拜,誉为桃花花神。

四月

时令花:牡丹花

花神:杨贵妃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唐玄宗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宠妃。唐朝崇尚丰满,杨玉环体态丰腴,肤如凝脂,堪比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一日,唐玄宗偕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召诗仙李白进宫咏牡丹。李白写下了三章《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羊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依阑干。”这三首诗既是咏花,又是称赞杨贵妃“羞花”之貌。后人封杨贵妃为牡丹花神。

五月

时令花:芍药

花神:苏东坡

芍药原产于我国北部,又名将离、可离、没骨花、白术,出名比牡丹还早,是情人分别时相赠的礼物。“维士与女,伊其相,赠之心芍药。”苏东坡非常喜爱芍药,他称牡丹是花中之王,芍药是花中之相。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富绅举办“万花会”践踏芍药,滋扰百姓,就下令取消了“万花会”,并留下“多谢化工临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的著名诗句。百姓感念他体贴下情,纷纷传说芍药托梦,苏学士死后升天做花神去也。

六月

时令花:荷花

花神:西施

六月又称荷月,荷花生于碧波之中,花大叶丽,清香远溢,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西施,名夷光,以其“沉鱼”之容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相传盛夏六月西施在会稽(绍兴)若耶溪边浣沙采莲,其美丽身影无人能比,被人们赞为荷花花神。

七月

时令花:秋葵

花神:李夫人

蜀葵开于夏末秋初,花大娇艳、五彩斑斓。黄蜀葵又称秋葵,因其朝天暮落,花期很短,世人常以“昨日黄花”形容之。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能歌善舞,其兄李延年是宫延音乐家,为他写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倾国倾城”一词即由此而来。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怀念不已,甚至七八年后在秋风辞中还“怀佳人兮不敢忘”。由于李夫人早逝,生命绚丽而短暂,宛如秋葵,后人封人夫人为秋葵花神。

八月

时令花:桂花

花神:貂蝉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她因在桂花树下拜月,致使出现月食即闭月,后人把貂蝉称为桂花花神。

九月

时令花:菊花

花神:陶渊明

这位东晋田园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爱菊、种菊、赏菊,留下永恒的咏菊诗篇,被奉为菊花花神。

十月

时令花:芙蓉花

花神: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徐氏,后蜀主孟昶爱妃,貌若天人,幼能文,尤善宫词。她喜爱芙蓉花,孟昶便在成都遍栽芙蓉,封徐慧妃为花蕊夫人。后蜀为北宋所灭,孟昶投降,全家被掳至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听说花蕊夫人能诗,命咏之,花蕊夫人写下《口答宋太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孟昶死,宋太祖强纳花蕊夫人为妃,花蕊夫人不忘旧夫,拟报仇,后谋害不成,面斥匡胤,自尽而死。她死后第二年,所在院子里长出了芙蓉花。后人感其忠贞,奉为芙蓉花神。

十一月

时令花:山茶花

花神:王昭君

山茶耐寒,天寒地冻之时,还能吐露芬芳。西汉元帝时,宫中有落雁之容王昭君(名嫱)自请作为和平使者出塞和亲,远嫁匈奴。据说北嫁时她除带了琵琶外,还带一枝红色的山茶花,以琵琶寄托对故国的思念,以山茶的不畏霜雪表明坚贞的节操。因此后人敬王昭君为山茶花花神。

十二月

时令花:水仙花

花神:洛神

三国时,曹操第三子曹植夜宿洛水驿馆,见一女子凌小鸡独立,衣袂飘飞,香风隐隐。曹植为其所迷,追至河畔,女子但笑不语,隐入洛水。曹植惆怅不已,终夜徘徊。后回到寓所,挥笔而成《洛神赋》。曹植所见洛神叫“宓妃”,本名“鄄宓“。五代时西蜀名道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记卷五》称:“洛川宓妃,宓牺氏之女也,得到为水仙。”后人因曹植在《洛神赋》中描述她体态绝美,恍如巫山女神,就借其水仙之名,尊她为水仙花花神。

图/文:程一鸣;初审:邢建;复审:范尚春;终审:王江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zp/367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