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花花中之王牡丹诗画及意境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牡丹早在清代就称为“中国国花”,即使在现代当代,在评选国花,国树时,唯有称牡丹为国花没有人提出异议。

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更不是吝笔墨,或者挥毫泼墨,或者吟诗作词,对其赞扬有加。能当得“国色天香”这称呼的花也唯有“牡丹”。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

刘禹锡则写下: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芍药称为之花之相,一般同牡丹栽到一起。芙蕖[fúqú]即莲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白居易在《牡丹芳》则写下:”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虽然他是借牡丹来针砭时弊,但是其用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牡丹妖艳迷人的姿色。

牡丹牡丹

王维在《红牡丹》写道: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苏轼则借牡丹表达了超矿豁达、狂放不羁的襟怀。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我们不难领略到诗人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在国画中,牡丹是很多画家很喜欢画得花之一,尤其是牡丹的工笔画更是很多,而且都是传载着吉祥富贵如《花开富贵》、《国色天香》及《富贵满堂》这类主题的国画就是以牡丹为主体。

富贵满堂国色天香牡丹国画牡丹国画牡丹国画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刺绣中,牡丹的出场次数更是数不胜数了。同百姓相关的地方牡丹出场次数也很多,比如被面、嫁衣等等。更是表达牡丹不只是王公贵族的最爱,也是民间百姓最喜欢来表达美好愿意的花之一。这也恰恰说明牡丹在中国是深入民心的。

嫁衣牡丹被面牡丹刺绣牡丹被面

关于牡丹的传说数不胜数,最著名莫过其“焦骨牡丹”的传说:

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

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徐书信诗《牡丹传说》:“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洛阳红(焦骨牡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zz/817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