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牡丹素来享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我们爱好和平、追求所有美好的事物。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作为观赏对象毫无疑问。唐朝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唐皇李隆基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本,色样各不同。“当时的“艺人“因受社会所限,生活所迫,所掌握的“绝技”是不外传的。所以,宋单父种植牡丹的“绝技“使后人“不能知其术”。
国画牡丹花的寓意。牡丹多富贵,不仅仅被古代诗人画家所喜爱,就是现代人对牡丹也是爱不释手,喜爱牡丹不仅仅是其花朵硕大,高贵艳丽,他更是作家画家们自己情感与精神的寄托,是他们感情的积淀。
新年选择一款牡丹画题可以写《富贵平安》、《花开富贵》、《富贵有余》、《金玉满堂》、《富贵大吉》等等。明代以后,牡丹的栽培已开始盛行。那时叫做催花,也叫熏花或堂花,有钱有势的人家,每逢春节,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个好吉兆,请花工将牡丹提前于春节开花,以便供于财神菩萨前,祈求富贵。所以,过年悬挂和牡丹题材有关的画,自古就有。
国画花鸟画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国画花鸟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当代艺术家仍笔耕不辍的演绎着传统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