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深

去年以来,达拉特旗残联党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党员干部力量,搜集和攻克一批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党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业务培训、志愿助残等服务举措,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一、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原则,开展各项扶残助残工作

//////////

专心学党史,用心办实事,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学行并重,立足岗位职责,积极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申领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辅具件(套),辅助器具补贴96人21.万元。有效改善残疾人生活方式,方便日常出行,充分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走出家门,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培训与残疾人愿望及提高就业相结合。为提高培训效率,年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入户了解和深入研究,采用无限网络远程授课的模式,以适配“小度”学习机的方式,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增强创业技能,努力做到“量体裁衣”,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增强创业信心。同时,为保证培训质量边入户安装边进行培训。全年累计配发学习机台。

窗口“跨省通办”服务获点赞。旗政务服务大厅残联窗口开通了残疾评定跨省通办业务,该项服务开展以来,已为户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甘肃省定西岷县、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等的7名外地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评定业务,极大方便了残疾人办证。同时还开通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跨省通办”业务。

学史力行办实事,助残解困惠民生。围绕学党史,办实事,主动作为,联合共驻共建社区开展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为辖区残疾人赠送轮椅、被套、实用技术书籍等生活生产用品,发放《残疾人保障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宣传单并向居民讲解相关宣传内容,使残疾人更好的了解相关扶残助残政策。同时,协调资金4万元为共驻共建社区残疾人和老年人建成居民活动室1个,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居家托养服务让残疾人乐享“阳光”生活。联合达拉特旗晨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采取“菜单式”精准服务模式,开展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为残疾人带去“阳光”生活。通过对残疾人家庭入户调查,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并提供免费服务。帮助残疾人克服社会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负担,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指数,开展“阳光家园计划”20户。

二、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选准配强全覆盖。通过采取“以残助残”发挥优势、“公开选拔”择优录用、“随缺随补”动态满员等方法途径,始终保证事情有人干、工作不断线。我旗9个苏木镇、6个街道办事处,各嘎查村、社区均已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全部满员。

抓好培训强能力。定期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汇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每年对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业务培训1至2次,并以现场参观的方式,找差距、补短板。

多措并举添活力。通过完善考评机制、工作施压强能、表彰奖励增能等方法激励专职委员争先创优想干事。通过随机抽查、入户走访、查看档案资料等方式,积极落实专职委员考核办法。对考核结果优秀的专职委员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提升工作动力。同时,每年按照各自辖区服务残疾人数量下拨专项经费,积极解难帮困。

三、以医治与康训为抓手,有效提升残疾人康复效果

结合我旗实际,医院挂牌成立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将医疗救治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减轻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填补我旗成年残疾人康复服务空白。既避免了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又解决了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所需场地、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有效提升残疾人的康复效果,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现有康复治疗场地平米,精神心理科场地平米,医技护技术团队29人,精神心理科4人,共33人。

供稿:残联党支部乔改霞

●习近平心中的“圆”

●达拉特旗:多彩民俗闹元宵文化盛宴润民心

●达拉特旗农村牧区重点工作“开春第一课”(二)集中培训

监制:张云亮

审核:张瑜

编辑:许媛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zp/293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