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配图,均为“细活裡”自有版权的拍摄图片
暑热渐盛,转眼也快入伏了,正是冷水泡白茶的好时节。晚上用常温白开水灌装玻璃瓶,放入冰箱,第二天一早就能有清热解暑的好茶喝。或者早上出门的时候,灌装好一瓶带着,过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喝,白天随时续水,也不失为一种方便的饮茶方式。
有朋友这段时间去史家胡同店里的时候,品尝过我们专门在夏天会准备的冷泡茶,觉得口感清爽,唇齿间果味清香,和热水泡茶的口感不同。
由于独特的工艺,不捻不揉、不炒,只是阴干而已。所以白茶是非常适合冷泡的茶种,保留活性,甜鲜清香。
记得在温哥华有家茶店,夏天卖冷泡白茶,都要排队购买。在欧美,大多数地方都只有冰水,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冷泡茶算是他们接触茶类的主要方法了。
台湾很流行的冷泡乌龙,就是这个冷水浸泡法。但是我个人不推荐乌龙,伤胃,且乌龙属于高香茶,又容易上瘾,我身边不少喝乌龙上瘾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损伤。至于更多商家做的各种热泡复冰镇,那就更不必多说了。
如果希望挑选冷泡茶,我推荐几款,包括野生牡丹王、年荒野白晒小叶牡丹王等白牡丹系列。
如果说头春白毫银针是白茶里的奢侈品,那么白牡丹系列(店内有20多种从牡丹到银芽等的各类白茶散茶),就是这奢侈品的入门款。微店里对陈年白牡丹的介绍非常值得一看。
星巴克青睐福鼎白茶,前两年出茶品,曾经卖过一款白牡丹,一个铁罐子12个小袋每袋3g,算下来每斤售价千元。就算是这样的价格,不少专业人士测评后认为品质欠佳。事实上,从年起,白茶就已经开始了一路疯狂涨价。
相较新茶,业内公认陈年白茶,经年陈化后功效更高,口感更丰富、醇和,且陈茶理气健脾的功效更为明显,所谓“一年为茶,三年为药”。细活裡经营七年,从开业时起,白茶和六堡茶就是我们的主营产品。
白茶进入大众视野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如今福鼎白茶已经是大热品种。还记得我七八年前,跟朋友说起白茶,几乎没有人听,直到朋友把茶拿去做了各种检测,才觉得放心,觉得白茶确实不错,是一款好茶种。
年,我们的年老茶饼卖不到元,打折之余仍然问者寥寥。13年我带着两个女儿去福鼎,还没有高铁,火车慢悠悠的一路晃荡,白天转完茶山,晚上回到县城安静寂寥几乎无事可做(当时还感慨,在更早几年前去凤凰单枞的故乡,晚上已然热闹非凡)。
多说几句,如今白茶火了,为了追求“陈”,于是各路“中国智慧”开始上演,新起的炉灶哪来这么多的陈年好货,“现做”老白茶的做旧工艺早已不是新闻。
*此款年老白茶饼(白牡丹)g,冲泡后茶香四溢,汤色呈琥珀色,入口有浓郁药香,且兼有清甜幽香,无比耐泡,如今是“细活裡”镇店之宝,是福鼎老茶人专为“细活裡”压的饼。
我有时想想自己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在很多人尚未听说过白茶的时候,即囤够了海量,而不是市场炒热的时候再来四处“寻觅”、“制作”老茶。
其实我之所以“等来了”白茶火爆的今天,主要原因还是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我喝茶多年,自己试一试,觉得好喝,身体反馈良好,再琢磨了解下生产环境和工艺,当即收了好多。如果凡事都要等到被炒作起来了,才匆忙一哄而上,消费者甫开始相信原先并不贵的好东西,商家则开始猴儿急的各路神通。不论是在工作、生活中,都可以多一些独立思考。
算算这两年我基于“独立思考”发掘的另一个好物件儿,就是古月的陶瓷绘画系列了。我不止一次的跟身边人说过,这样的年轻人,如今真是难得,静心做产品,还专门写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