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牡丹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北京时间12月22日5时48分,我们迎来冬至节气,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冬至日,昼至短,夜至长,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离北半球最远,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在古人看来,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此时的物候也符合着,古人对阴极阳生的理解,冬至有三候。

蚯蚓乃阴曲阳生之生物,因感知阴气仍重而在深土中蜷曲纠结。

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北方吃饺子

老人常说“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掉没人管。”

古时候,人们为了取暖,将面粉做成耳朵似的“娇耳”,吃过之后浑身暖和,耳朵发热,冻伤的耳朵就慢慢治好了。后来,饺子就变成冬至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了。

2、南方煮汤圆

在南方,人们会在冬至这天吃汤圆,汤圆白白圆圆,寓意团圆、圆满,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哪管天气寒冷、风雪凛冽,只要心在一起,就是无限温暖。

1、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这将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天气将极速降温,所以帽子、围巾以及厚袜子,这些一定要准备,出门在外保暖御寒最重要。

2、养藏

根据天气变化,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根据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每天需做到早睡早起,不可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3、补阳

冬至时阴气达到极盛,阳气渐渐回升,根据这一趋势,冬至养生当补养阳气,“冬吃萝卜,夏吃姜”顺应规律,除了萝卜外,韭菜、菠菜也不能少。

4、益阴

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要少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不去吃。

冬至,春之先声也。寒冬虽然渐行渐近,但在呼啸寒风中,依稀可以听见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总结一年的收获,迎接新年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gx/990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