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牡丹花

/4/9

好友惊诧于花盲的我怎么会沉醉于牡丹花?我说,最早的记忆我只认识二种花,一种是有见过的,会死的,老屋后园里那一排篱笆的木槿花,每年来过一些日子,又走了。另一种是未见过,不死的,由一大块双纱白布、一络五彩缤纷的丝线、一根针由母亲的手挑制成被单上的牡丹花,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

七十年代初,挑花(民间十字绣)是农村妇女主要的副业,一条被单的绣价十八元。阶沿头、道坦里,台门间,一人一把小竹椅,三人一簇五人一群围坐。

母亲是挑花能手,常常被派到北白象花巾社去打样,打样过来又被其他人打样,这也需技巧的,如做画似,哪里先下笔,打框架,她用墨绿、军衣绿的线先单行而绣,鲜绿暂且放着,这时叶脉大致成型了。用同样的方法,大红、桃红、粉红,花瓣也成型了,鲜绿、浅粉红迟些时日绣上使叶子、花儿更鲜嫩,花蕊的紫红、金黄,嫩黄简单针数少,是留给我等小孩做的。这顺序的好处能及时发现错误的。农忙时节,为了不耽误工期,夜晚聚在一户人家,灯泡放下吊在房屋中间,用白纸做锥型灯罩,套在灯泡上,地上放一个大米佬,大被单堆放在米佬中,她们围米佬而坐。左手衮紧所需的绣布,右手穿针引线,一缩一伸,在灯光的投影下,勿影勿现,生动好玩。母亲的记忆力好,动作虽不迅速,用力均匀,极少出错,返工率低,绣得色泽娇艳,常常被称赞真花一样。其实真的牡丹她们未必见过,半个世纪过去了,下坭山上移植了牡丹,我才有幸见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gx/826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