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我国传统名花,因其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隋代,牡丹花已作为观赏植物进入宫苑。盛唐,观赏牡丹蔚为风尚,呈现“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明清以来,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在国人心中,牡丹是幸福美满、吉祥富贵的象征。
牡丹花作为最具观赏性的花卉之一,一直深受中国历代宫廷及文人喜爱,其不仅是重要的绘画题材,而且常被用来装饰在器皿上。跨越百年,让我们看看清朝时期的牡丹纹饰在瓷器中的表现吧~
在清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尤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产的瓷器最具代表性,其釉色花纹可谓是精美绝伦。
康熙时期,在釉色上青花和彩花大量出现,器物上多绘制含苞待放的牡丹,生机勃勃。
清康熙青花牡丹纹执壶
康熙款胭脂紫地珐琅彩牡丹纹盅
雍正时期的牡丹多通体绘画,花团锦簇。笔触细腻,色彩清新,如瓷上的中国画一般。
雍正款粉彩牡丹纹盘口瓶
清雍正粉彩牡丹花蝶纹笔筒
乾隆朝因其审美偏好华丽繁复,瓷绘牡丹往往用色艳丽,大红大紫,构图繁复,出现较多的变体牡丹花纹,同时因为工艺的不断创新,出现了镂空牡丹、琢器牡丹等陶瓷品种,是前朝没有的创新之举。
乾隆粉彩开光牡丹纹双耳扁壶
清乾隆粉青釉镂空雕牡丹蕉叶如意纹长颈套瓶
龙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雨、利万物,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凤为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有「见则天下安宁」之说。龙和凤是传统文化中最高级别的祥瑞,主要装饰于宫廷器物之上,以彰显皇家的尊贵与皇权的至高无上。龙凤与牡丹组合,寓意着吉祥富贵,深受皇家的喜爱。
清康熙青花牡丹双龙图花盆
清雍正斗彩缠枝牡丹双凤纹梅瓶
乾隆款松石绿釉凸印夔凤牡丹纹梅瓶
常与牡丹组合的灵禽,包括孔雀、锦鸡、雏鸡等。这些灵禽名鸟毛羽美丽、鸣叫悦耳、惹人喜爱。古人认为它们餐风饮露,灵性通达,亦为祥瑞。牡丹与灵禽的组合出现在瓷器纹饰之上,优雅大方,更兼吉祥祈福之意在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清康熙美玉于斯款五彩雉鸡牡丹图碗
清康熙五彩雉鸡牡丹纹瓶
雍正款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清乾隆粉彩孔雀牡丹图汤盆
清康熙五彩狮子牡丹图罐
与牡丹组合的花卉包括荷花、菊花、桃花、梅花、茶花、石榴等,寓意各有不同。其装饰手法主要又下分两种:一是以牡丹为主,其他花卉相伴簇拥,以突出“花王之美”;二是不分主次,有序编排,以体现时令的流转、四季的交替。奇花异草自古亦为祥瑞,与牡丹相组合,谐音取义,被赋予了种种美好寓意,妙趣横生。
清康熙青花牡丹玉兰图花觚
清康熙五彩折枝牡丹菊花图罐
清代瓷绘牡丹纹饰是非常写实的。这一时期的牡丹纹,无论是花叶还是枝干的每一个细节,都完全参考现实中的牡丹而没有任何脱离实际的创作。
到了现在,牡丹已经能作为装饰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深深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圆明园每年都会在含经堂、镂月开云、藻园三大牡丹观赏区种植大量牡丹,品种繁多,其中不乏许多精品牡丹,好不艳丽。
[资料来源]
《国色倾城——故宫博物院珍藏牡丹题材文物特展》
张丽、阮卫萍、陶静
《元明清纹饰断代鉴别技巧之瓷绘牡丹纹篇》
《牡丹纹在瓷器上的千年演变》
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