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春暖花开,我们一起去湖北省博物馆吧听编钟传来厚重历史的呐喊看越王勾践剑再次在人群前闪耀光芒春天会到来,樱花会盛开湖北人会更加坚韧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宽4.6厘米
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绿松石。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厘米,高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3厘米,重.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代,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造型呈小口,短颈,丰肩,腹部下收。通体绘青花纹饰,分成三组,肩部绘凤穿牡丹纹,底部绘莲瓣纹,腹部绘“四爱图”。所绘的“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以幽谷兰花来比喻隐逸洒脱的君子;陶渊明爱菊,以傲霜菊花来比喻淡泊名利的君子;周敦颐爱莲,以水中清莲来比喻廉洁奉公的君子;林和靖爱梅,以雪中梅花来比喻高雅飘逸的君子。梅瓶因瓶口较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俏丽挺秀,是盛酒用器。郧县人头骨化石年出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距今约80万年到万年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根据头骨的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正是“直立人”的一种,虽然湖北“郧县人”的年代非常悠久,与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万年)的年代相当,但在化石上却显示出“智人”的部分特征,这为研究“直立人”与“智人”的发展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郧县人”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青铜器馆藏铜觚西城垣1号墓出土通高18.8、口径12.4cm铜簋高17.4、口径22cm铜卣通高31、口径7.2、底径12.5cm铜盆战国中晚期(距今约年)通高15.1、口径41cm陶瓷器馆藏双耳陶罐年宜都城背溪出土高23.6、口径19、腹径19.2cm陶鬶年天门石家河出土高21.5、袋足宽14cm泥金龙纹瓷锺高10.7、口径15.7、圈足高4.6、圈足底径4.5cm青瓷褐彩猪首壶年鄂州周家垴26号墓出土高26.3、口径12、低径12.5cm青瓷人骑狮烛台武汉武昌钵孟山号墓出土高24.2,长20cm仿哥釉碗清嘉庆(-)高5.6,口径11.9,底径4.5cm红彩龙纹高足盖碗清乾隆(-)高20.5,口径15.5,底径4.4cm玉器馆藏大玉戈李家嘴3号墓出土长94、宽11cm玉璜年天门肖家屋脊出土内角间距5、最宽2.2、厚0.4cm云纹玉块年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直径3.2,孔径1.1,厚0.3cm(左)直径5,孔径2.4-2.6,厚0.35cm(右)白玉圆雕折枝牡丹佩饰长5.5,宽4.5,厚1.4cm,重37.9g青白玉镂空秋山饰高6.6,宽4.3,厚1.1cm,重38.6g金器馆藏
金锭长13,宽9.8,厚1cm,重g(左)长14,宽10,厚0.8cm,重.3g(右)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纹帽顶通高3.9、底径5.1cm金钱直径6.1,厚约0.02cm,重9.2-12.7g金盂高5.2,口径15.6,底径10.5cm,重g来源: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精彩推荐
华人收藏圈(ID:HRC)
ChineseCollectorsCoterie商务合作:133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