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NTANGIBLE
CULTURE
丝墨缡影
御绣清韵
EMBROIDERY
OPUS
团花-凤穿牡丹
28*28cm
张蕾创作设计庄锦云工作室绣
中国历代纹样独具个性,汉纹样体现了极强的艺术生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唐代纹样彰显艺术的蓬勃生机,宋书画艺术异常完美,明清纹样丰富多彩;且中国纹样都包含各种寓意,如牡丹寓意富贵,绣球、瓜果寓意多子多福等等,这些都是创作者设计的元素,也是传统刺绣手工艺与纹样的完美相结合。
沈绣介绍
沈寿(——),初名雪芝,号雪宧,年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一儒商家庭,祖籍浙江吴兴,客居南通。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
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年6月18日,沈寿病殁于南通,终年48岁,葬于南通狼山。
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之绣工科。成立于民国三年()。由张謇倡议创立,并聘清沈寿到南通任女工传习所所长,兼刺绣教员。年沈寿病逝,由沈寿姊沈立继任所长。现在南迪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刺绣老艺人巫玉、周禹武、宋金龄、陈瑾、李巽仪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学员。沈寿主持传习所达七年之久,培养学生三百多人。南通女工传习所,曾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头像
沈绣以画稿为主,以画稿的色调去配色;若以真花为主的,就要按真花的色调去配色。丝线的自然光泽、明暗关系的处理,绣面神态变化无常,是绘画所不能及的。油画能调出的颜色丝线都能表现。一种颜色以浓淡色差之分有十几种甚至百种,丰富了绣线的表现力。
《雪宦绣谱》中沈寿对染线还设置了色阶表,一直沿用至21世纪。原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是沈绣的重要研究机构,设有专业的染线车间,根据作品要求染线,颜料所能调出的颜色绣线都能表现。充分体现了仿真绣艺术用色的特点。
仿真绣中追求光的效果,这主要在于如何用线配色。西方油画、铅画、摄影因受光不同,产生明暗变化,仅用一种色线表现达不到仿真效果。于是沈寿潜心研究,用几种色线合并于一针来润色调绣,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并进一步说明颜色的使用必须和谐统一,灵活多变。
沈绣在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