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讲述牡丹花开话牡丹

点击“常春藤文艺”一键订阅

  牡丹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自汉代就已经开始栽培。原生于秦岭一带,尤以终南山为最早,所以始于长安。摄影:曹华东   按有关研究,牡丹花大规模栽培历史的大致脉络应该是自西向东的:南北朝至隋唐,长安种植牡丹最盛。然后,向东发展,唐宋时期,洛阳的牡丹已经超过了长安,达到鼎盛时期。而山东曹州牡丹,应该是元、明时期的事情了,而明清最盛。这时候,牡丹已经蔓延到全国,到了现在,牡丹作为国花最为国人所能接受。摄影:唐志德    就洛阳,西安,菏泽的“牡丹之都”的是是非非,其实是情结所致,谈不上争夺纠纷。摄影:金 堯   西安与洛阳关于“牡丹”的误会,这都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刘禹锡祖籍洛阳,学于洛阳,虽曾入京城长安为相,但又屡屡被贬,后任洛阳东都尚书,且病卒于洛阳。其作为唐代大诗人的文学史定位谁也不能撼动,这才是他人生最成功之处。正因为他是大诗人,所以写了一首《赏牡丹》的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摄影:杨 凌   刘禹锡京城长安为相,东都洛阳为尚书。祖籍洛阳,卒于洛阳,你说与洛阳没有关系确实说不过去。但诗中所说的京城又确实是长安,这让东都洛阳情何以堪啊!其实长安人应该去埋怨那个女皇帝武则天。是武则天把牡丹从京城长安贬到了东都洛阳。牡丹在洛阳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了队伍,终成燎原之势,形成如今盛况。摄影:马鸿福   洛阳与菏泽就牡丹之争是真的误会。虽然说洛阳牡丹,成名要早于菏泽牡丹,但是,就如今牡丹种植的规模来说,洛阳,远远不及菏泽。据悉,目前,菏泽牡丹,已培育出9大花型、10大色系、共个牡丹品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48.6万亩,占山东省的86%,占全国的50%以上!摄影:金 堯   洛阳“牡丹花会”今年已经39届了。对于牡丹来说,自汉代种植以来,39年实在算不上多长的年份,但对于洛阳人,对于河南人,39年的牡丹花节是一年一个脚印走出来,从当初的一城之会,发展到全省、全国的节会,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牡丹花会,并入选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摄影:好运来

  现在,以一城之名独享牡丹盛名,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除了洛阳的牡丹花会,山东的菏泽、四川的彭州,都在举办牡丹花会,且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因为国人都爱牡丹,所以,现在的常熟、临洮、长春、林芝、亳州、宁国、济源等也都有牡丹花节,游客就近赏玩,共同为牡丹唱赞歌,岂不更好!

摄影:马鸿福

(文中图片均为郑州市中老年文化艺术协会影像团摄影师作品)

策划统筹:梁 峰

组稿:郭黎明 戴 钢

编辑:plan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gx/128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