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瓷鉴赏雍正珐琅彩梅瓶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www.bdfyy999.com/m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容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

珐琅彩绘采用的画珐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15世纪末,法国中西部的里摩居,以其制作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的重镇,初期制作以宗教为主题的器物,后来逐渐制做成装饰性的工艺品。随着东西贸易交往的频繁,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年)清廷平定台湾以后,禁海开放,西洋制品开始涌入,西洋珐琅便由广州等港口传入中国,并就地设厂研制,称之为洋瓷,宫中则称其为广珐琅。当时,广州的产品多保留着西方文化的韵味,由于烧造技术不高,釉料呈色不稳定。康熙五十八年(年),聘请法兰西画珐琅艺人陈忠信来京,在内廷珐琅处指导烧造画珐琅器。其式样、图案主要是中国风格,少有西方画珐琅的特点。

藏品介绍

中文名称:珐琅彩梅瓶

英文名称:Enamelcolouredplumvase

类别:瓷器

规格:一件

品相:美品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锦鸡是一种长得非常漂亮的鸟类,体型不大,毛发色多华丽,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凤凰,不过它确实长得挺像凤凰的,也是我国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人爱画锦鸡可并不是仅仅因为它长得漂亮,锦鸡多在荒芜岩多的山地、丛林中成长,而且非常好战,所以这锦鸡也有着生命力顽强的拼搏寓意。

珐琅彩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有着重大的转变,由于珐琅彩是外来工艺,当时是在铜胎上画珐琅,皇上就表示这种彩能不能画在瓷胎上呢,接下来就有了瓷胎画珐琅,而康熙的瓷胎画珐琅满身的釉色,没有露白的地方,看起来非常的花,其釉面凸出,一种厚重感,并不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到了雍正时期有了自己的珐琅彩料,用这种莹润的白地画珐琅,其美感不言而喻,这件梅瓶肩部画梅花,又有牡丹花相称,结合锦鸡的寓意,就是一种积极向上,从贫寒到富贵的转变,需要有顽强的拼搏力,在这里梅花(四君子之一)象征清贫,牡丹(国花)象征富贵,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美品瓷器。

这件瓷器底部为玉璧底,形似一个玉璧,而玉璧为礼天之器,是古钱币最初的原型,外圆内方的古币就是由玉璧发展而来,玉璧底中间施釉,落双圈六字青花款,大清雍正年制,青花笔触明显,沉入胎骨,毫无浮与表面之感,为开门的精品瓷器。

玉璧底:也称作玉璧形圈足,唐代中、晚期流行足式之一。造型为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故名。底心内凹处有施釉与不施釉之分,施釉者只有圆环形地面露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uxiangwowotou.com/afhgx/1047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