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牡丹,大家都不会陌生,牡丹花开放之后娇嫩而不失大气,被认为是富贵的象征,牡丹分布极广,其中洛阳最盛。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中记载了武则天醉诏百花齐放的故事:
镜花缘(图片来自网络)有一天武则天边赏雪,边与上官婉儿赌酒吟诗。上官婉儿做“雪”诗一首,武则天就喝一杯酒。喝着喝着,忽然有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后不觉龙颜大悦并异想天开地认为,园中各花也应该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便吩咐备辇,准备与公主一起去赏花。这时公主说:“花卉开放各有其时,现在又不是春天,怎么会有花开呢?腊梅原是冬花,这时开很正常。”公主是个明白公主,知道自然是有时有序的。可武后不听这一套,觉得自己是“圣天子百灵相助”,夺人工挽造化不成什么问题。
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了武则天一记响亮的耳光。幸亏有会来事的太监,这么给武后圆场:“据奴婢看来,大约众位花仙还不晓得万岁要来赏花,所以未来伺候。刚才奴婢已向各花宣过圣意,倘万岁亲自再下一道御旨,明日自然都来开花了。”于是武后提笔写下四句: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第二天一起来,各处群花大放,真是锦绣乾坤,花花世界。仔细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开。于是武后大怒,认为她平时对牡丹最厚,牡丹却如此负恩,在用炭火炮烙之后更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所以天下牡丹,至今惟有洛阳最盛。”
洛阳牡丹(图片来自网络)当然,上面描述的只是鬼神传说。实际上,牡丹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关于牡丹的记载,不过最开始的时候牡丹还是野生居多,而且主要是用途是入药,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牡丹主要以其根皮入药,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丹皮。
丹皮(图片来自网络)最初的时候,牡丹的主要用途还是入药,到了东晋,著名的《洛神赋图》中就表现出了牡丹的观赏价值,到了南北朝,牡丹开始被作为观赏性植物进行栽培,开始不断发展,其中唐宋时期对牡丹的栽培贡献是空前的,开始通过嫁接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天彭牡丹谱》中级数的洛阳牡丹品种已达70余种。目前牡丹的品种已达多种,常见多种。
当今牡丹种类已经达上千种,然而,牡丹野生原种也就9种,主要的野生原种是矮牡丹和紫斑牡丹。
矮牡丹主要分布在陕西延安,由于矮牡丹种群规模小,且易受到环境波动、灾害和遗传票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处于濒危的几率较高,另外,生存条件的制约和生殖周期不稳定也是矮牡丹濒危的重要因素。
矮牡丹(图片来自网络)紫斑牡丹分布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太白山区等地,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洛阳红牡丹的野生原种并无红色色素,它的红并非传说中由于武则天焚烧之后产生的,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发现,紫斑牡丹中的紫色色素经过多次杂交选中后才会产生红色色素,因此紫斑牡丹的意义是非凡的。
紫斑牡丹(图片来自网络)如今的牡丹花已经有了红、紫、紫红、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多种多样的颜色,其中黑色牡丹由于在自然界容易被太阳灼烧不易存活,基本都是人工选育出来的。
黑牡丹(图片来自网络)牡丹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早在清代就入选为国花,作为“万花之王”,她不单单是象征着富贵、更是代表着中国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的精神,也展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对于事物的发展以及探索做出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如果你也喜欢牡丹或者其他植物的话,给小编点个